2/3学员是在职人员,“越资深越吃香”
来源:   作者:巍子低空经济  阅读:431次

低空经济是一片新蓝海,吸引着各类人才加入其中。不过,根据官方部门测算,目前我国无人机操控员的就业人才缺口高达100万人。《环球时报》记者关注到,近年来各地都掀起了“飞手”考证热潮,目前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都建立了专业的无人机飞行培训学校。

北京一家无人机学校的教官杨磊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培训的周期大概25天,课程包括民航法律法规、无人机结构与性能、空气动力学等理论知识以及模拟飞行和实操等。费用根据无人机型号不同,从9000多元到上万元不等。

杨磊还告诉记者,2/3的学员都是在职人员,他们来学习是希望将无人机用到本职工作中,“各行各业都有,矿山能源领域的、测绘的、环保单位的……”;另外1/3是看好低空经济前景的新人,他们想考取证书后应聘相关工作。

飞手的就业前景如何?“如果你有证书,差不多能找个六七千元的工作,但你要掌握其他技能,基本工资都在1万元以上,15000元左右。”杨磊告诉记者。另有公开报道称,由于招聘企业对于“经验”有明确要求,无人机考证只是“敲门砖”。杨磊同样表示,飞手的薪资根据经验而异,“越资深越吃香。”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中国(成都)低空经济研究院院长朱克力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无人机飞手”之所以发展前景广阔,既在于当前市场需求的日益旺盛,更在于未来应用场景的无限拓展。“无人机在摄影、农业、电力、物流等多个领域已展现出巨大潜力,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放宽,相关应用范围还将进一步扩大。因此,无人机飞手的职业需求将持续保持高增长态势”。

对于无人机飞手的发展方向,朱克力说,该职业应朝着专业化、技能化方向发展,持续提升飞手的操作技能、安全意识和行业知识。同时,也需要加强飞手的创新能力培养,推动无人机技术持续进步和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创新。

对于如何有效填补相关人才缺口,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未来产业研究中心空天信息研究室副主任周钰哲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考虑到低空经济的跨行业、跨领域特性,建议由相关部门联合开发低空经济人才培训指南,积极吸纳飞行培训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同时招引具备机械维修、运营管理、空中交通管制等专业技能的优秀人才,打造飞行专业人才库。

此外,周钰哲补充说,应鼓励和引导院校积极对接企业、联盟、行业协会等,围绕低空经济重点细分方向开展合作,通过共编教材、共同设计和实施跨学科教育培训项目、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办学、联合组建科研平台等产学研协作机制,同步培育满足未来低空经济发展需求的教师和人才。

发布时间:2024-11-15  阅读:431次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38-211-99789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