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驱动下的低空经济现状
来源:   作者:巍子低空经济  阅读:269次

当前,我国低空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低空飞行器制造、运营服务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低空飞行器制造领域,国产通用航空器研发制造能力持续增强,适航审定能力也进一步提升。比如,2024 年 4 月 7 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正式向亿航智能颁发 EH216-S 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系统生产许可证,这是全球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行业内张生产许可证。还有航空工业自主研制的 “祥云” AS700 载人飞艇在 2023 年 12 月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且在 2024 年完成次转场飞行,充分验证了其飞行通信、设施搭载和异地起降能力等。同时,民用无人机产业发展日趋成熟,已经成为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的主力机型,2023 年中国民用无人机产业规模达到 1174.3 亿元,同比增长 32%。


在运营服务方面,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涵盖了物流运输、文化旅游、医疗救援、应急抢险等多个领域。例如,不少地方支持轻小型、中大型无人机在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商业领域应用,还有对直升机、eVTOL 等低空载人飞行器商业运行航线按照不同类别给予相应补贴,鼓励其开展空中观光游览、市内交通、城际交通等服务。


然而,低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空域管理方面,目前低空空域的开放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空域资源的分配和使用规则需要更加细化和完善,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低空飞行活动需求。在技术研发上,尽管我国在部分飞行器制造等技术上取得了进步,但像飞行器的电池续航能力、飞行控制系统的精准度以及低空智联网等相关技术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持续投入研发力量进行攻克。总体而言,低空经济虽前景广阔,但要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还需不断突破现有瓶颈。

发布时间:2025-02-25  阅读:269次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38-211-99789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